mkv

简介

  Matroska多媒体容器(Multimedia Container)是一种开放标准的自由的容器和文件格式,是一种多媒体封装格式,能够在一个文件中容纳无限数量的视频、音频、图片或字幕轨道。所以其不是一种压缩格式,而是Matroska定义的一种多媒体容器文件。其目标是作为一种统一格式保存常见的电影、电视节目等多媒体内容。在概念上Matroska和其他容器,比如AVI、MP4或ASF(Advanced Streaming Format,即高级流格式)比较类似,但其在技术规程上完全开放,在实现上包含很多开源软件。可将多种不同编码的视频及16条以上不同格式的音频和不同语言的字幕流封装到一个Matroska 媒体文件当中。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容纳多种不同类型编码的视频、音频及字幕流。

  mkv不同于DivX、XviD等视频编码格式,也不同于MP3、Ogg等音频编码格式。MKV是为这些音、视频提供外壳的“组合”和“封装”格式。换句话说就是一种容器格式,常见的 DAT(是VCD的一种编码格式)AVl、VOB、MPEG、RM 格式其实也都属于这种类型。但它们要么结构陈旧,要么不够开放,这才促成了MKV这类新型多媒体封装格式的诞生。

  Matroska的文件扩展名,对于携带了音频、字幕的视频文件是.MKV;对于3D立体影像视频是.MK3D;对于单一的纯音频文件是.MKA;对于单一的纯字幕文件是.MKS。

阅读全文 »

OGG

简介

  Ogg全称是OGGVobis(oggVorbis)是一种音频压缩格式,类似于MP3等的音乐格式。Ogg是完全免费、开放和没有专利限制的。OggVorbis文件的扩展名是”.ogg”。Ogg文件格式可以不断地进行大小和音质的改良,而不影响旧有的编码器或播放器。

命名来源

  Ogg全称是OGG Vorbis, 是一种音频压缩格式,类似于MP3等的音乐格式。但有一点不同的是,它是完全免费、开放和没有专利限制的。OGG Vorbis有一个特点是支持多声道。
Ogg Vorbis文件的扩展名是.OGG。这种文件的设计格式是非常先进的。创建的OGG文件可以在未来的任何播放器上播放,因此,这种文件格式可以不断地进行大小和音质的改良,而不影响旧有的编码器或播放器。

阅读全文 »

MPEG

简介

  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动态图像专家组)是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国际标准化组织)与IEC(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国际电工委员会)于1988年成立的专门针对运动图像和语音压缩制定国际标准的组织。

标准

  MPEG标准主要有以下五个,MPEG-1、MPEG-2、MPEG-4、MPEG-7及MPEG-21等。该专家组建于1988年,专门负责为CD建立视频和音频标准,而成员都是为视频、音频及系统领域的技术专家。及后,他们成功将声音和影像的记录脱离了传统的模拟方式,建立了ISO/IEC11172压缩编码标准,并制定出MPEG-格式,令视听传播方面进入了数码化时代。因此,大家现时泛指的MPEG-X版本,就是由ISO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所制定而发布的视频、音频、数据的压缩标准。

  MPEG标准的视频压缩编码技术主要利用了具有运动补偿的帧间压缩编码技术以减小时间冗余度,利用DCT技术以减小图像的空间冗余度,利用熵编码则在信息表示方面减小了统计冗余度。这几种技术的综合运用,大大增强了压缩性能。

阅读全文 »

https://baike.baidu.com/item/MPEG-4

简介

  MPEG4于1998年11月公布,原预计1999年1月投入使用的国际标准MPEG4不仅是针对一定比特率下的视频、音频编码,更加注重多媒体系统的交互性和灵活性。MPEG专家组的专家们正在为MPEG-4的制定努力工作。MPEG-4标准主要应用于视像电话(Video Phone),视像电子邮件(Video Email)和电子新闻(Electronic News)等,其传输速率要求较低,在4800-64000bits/sec之间,分辨率为176X144。MPEG-4利用很窄的带宽,通过帧重建技术,压缩和传输数据,以求以最少的数据获得最佳的图像质量。

  MPEG即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运动图像专家组),它是专门从事制定多媒体视音频压缩编码标准的国际组织。MPEG系列标准已成为国际上影响最大的多媒体技术标准,其中MPEG-1和MPEG-2是采用以香农信息论为基础的预测编码、变换编码、熵编码及运动补偿等第一代数据压缩编码技术;MPEG-4(ISO/IEC 14496)则是基于第二代压缩编码技术制定的国际标准,它以视听媒体对象为基本单元,采用基于内容的压缩编码,以实现数字视音频、图形合成应用及交互式多媒体的集成。MPEG系列标准对VCD、DVD等视听消费电子及数字电视和高清晰度电视(DTV&&HDTV)、多媒体通信等信息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与MPEG-1和MPEG-2相比,MPEG-4的特点是其更适于交互AV服务以及远程监控。MPEG-4是第一个使你由被动变为主动(不再只是观看,允许你加入其中,即有交互性)的动态图像标准,它的另一个特点是其综合性。从根源上说,MPEG-4试图将自然物体与人造物体相溶合(视觉效果意义上的)。MPEG-4的设计目标还有更广的适应性和更灵活的可扩展性。

  MPEG全称是Moving Pictures Experts Group,它是“动态图象专家组”的英文缩写,该专家组成立于1988年,致力于运动图像及其伴音的压缩编码标准化工作,原先他们打算开发MPEG1、MPEG2、MPEG3和MPEG4四个版本,以适用于不同带宽和数字影像质量的要求。

  目前,MPEG1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VCD,而MPEG2标准则用于广播电视和DVD等。MPEG3最初是为HDTV开发的编码和压缩标准,但由于MPEG2的出色性能表现,MPEG3只能是死于襁褓了。而我们今天要谈论的主角——MPEG4于1999年初正式成为国际标准。它是一个适用于低传输速率应用的方案。与MPEG1和MPEG2相比,MPEG4更加注重多媒体系统的交互性和灵活性。

阅读全文 »

mp4(文件格式)

简介

  MP4是一套用于音频、视频信息的压缩编码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下属的 动态图像专家组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即MPEG)制定,第一版在1998年10月通过,第二版在1999年12月通过。MPEG-4格式的主要用途在于网上流、光盘、语音发送(视频电话),以及电视广播。

  MPEG-4包含了MPEG-1MPEG-2的绝大部份功能及其他格式的长处,并加入及扩充对虚拟现实模型语言(VRML , VirtualReality Modeling Language)的支持,面向对象的合成档案(包括音效,视讯及VRML对象),以及数字版权管理(DRM)及其他互动功能。而MPEG-4MPEG-2更先进的其中一个特点,就是不再使用宏区块做影像分析,而是以影像上个体为变化记录,因此尽管影像变化速度很快、码率不足时,也不会出现方块画面。

阅读全文 »

转载:

对象池在 .NET (Core)中的应用[3]: 扩展篇

  原则上所有的引用类型对象都可以通过对象池来提供,但是在具体的应用中需要权衡是否值得用。虽然对象池能够通过对象复用的方式避免GC,但是它存储的对象会耗用内存,如果对象复用的频率很小,使用对象池是不值的。如果某个小对象的使用周期很短,能够确保GC在第0代就能将其回收,这样的对象其实也不太适合放在对象池中,因为第0代GC的性能其实是很高的。除此之外,对象释放到对象池之后就有可能被其他线程提取出来,如果释放的时机不对,有可能造成多个线程同时操作同一个对象。总之,我们在使用之前得考虑当前场景是否适用对象池,在使用的时候严格按照 有借有还不用才还 的原则。

阅读全文 »

转载:

对象池在 .NET (Core)中的应用[2]: 设计篇

对象池模型由三个核心对象构成,它们分别是表示

  • 对象池的 ObjectPool<T> 对象;
  • 对象值提供者的ObjectPoolProvider对象;
  • 控制池化对象创建与释放行为的 IPooledObjectPolicy<T> 对象。

IPooledObjectPolicy<T>

  池化对象策略的 IPooledObjectPolicy<T> 对象不仅仅帮助我们创建对象,还可以帮助我们执行一些对象回归对象池之前所需的回收操作,对象最终能否回到对象池中也受它的控制。

阅读全文 »

转载:

对象池在 .NET (Core)中的应用[1]: 编程篇

  DotNet 提供有效的自动化垃圾回收机制,.NET让开发人员不在关心对象的生命周期,但实际上很多性能问题都来源于GC。并不说.NET的GC有什么问题,而是对象生命周期的跟踪和管理本身是需要成本的,不论交给应用还是框架来做,都会对性能造成影响。在一些对性能比较敏感的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对象复用的方式避免垃圾对象的产生,进而避免GC因对象回收导致的性能损失。对象池是对象复用的一种常用的方式。.NET提供了一个简单高效的对象池框架,并使用在ASP.NET自身框架中。这个对象池框架由 Microsoft.Extensions.ObjectPool NuGet包提供。

对象的借与还

  对象池编程方式:需要消费某个对象的时候,我们不会直接创建它,而是选择从对象池中 借出 一个对象。一般来说,如果对象池为空,或者现有的对象都正在被使用,它会自动帮助我们完成对象的创建。借出的对象不再使用的时候,我们需要及时将其 归还 到对象池中以供后续复用。

在使用.NET的对象池框架时,主要会使用 ObjectPool<T>类型,针对池化对象的借与还体现在它的GetReturn方法中。

阅读全文 »

SOCKET简介

Socket英文原义是 孔 或 插座。作为进程通信机制,取后一种意思。通常也称作 套接字,用于描述IP地址和端口,是一个通信链的句柄(其实就是两个程序通信用的)。

以一个电话网为例:

  • (1), 电话的通话双方相当于相互通信的2个程序,电话号码就是ip地址。
  • (2),任何用户在通话之前,首先要占有一部电话机,相当于申请一个Socket;同时要知道对方的号码,相当于对方有一个固定的Socket。
  • (3),然后向对方拨号呼叫,相当于发出连接请求。对方假如在场并空闲,拿起电话话筒,双方就可以正式通话,相当于连接成功。
  • (4),双方通话的过程,是一方向电话机发出信号和对方从电话机接收信号的过程,相当于向Socket发送数据和从Socket接收数据。
  • (5),通话结束后,一方挂起电话机相当于关闭Socket,撤销连接。

套接字分类

为了满足不同程序对通信质量和性能的要求,一般的网络系统都提供了以下3种不同类型的套接字,以供用户在设计程序时根据不同需要来选择:

  • 流式套接字(SOCK_STREAM):提供了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双向数据传输服务。实现了数据无差错,无重复的发送,内设流量控制,被传输的数据被看做无记录边界的字节流。在TCP/IP协议簇中,使用TCP实现字节流的传输,当用户要发送大批量数据,或对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有较高要求时使用流式套接字。
  • 数据报套接字(SOCK_DGRAM):提供了一种无连接、不可靠的双向数据传输服务。数据以独立的包形式被发送,并且保留了记录边界,不提供可靠性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丢失或重复,并且不能保证在接收端数据按发送顺序接收。在TCP/IP协议簇中,使用UDP实现数据报套接字。
  • 原始套接字(SOCK_RAW):该套接字允许对较低层协议(如IP或ICMP)进行直接访问。一般用于对TCP/IP核心协议的网络编程。
    阅读全文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user  nginx;
worker_processes 1;

error_log /var/log/nginx/error.log warn;
pid /var/run/nginx.pid;

events {
worker_connections 1024;
}

http {
include /etc/nginx/mime.types;
default_type application/octet-stream;

log_format main '$remote_addr - $remote_user [$time_local] "$request" '
'$status $body_bytes_sent "$http_referer" '
'"$http_user_agent" "$http_x_forwarded_for"';

access_log /var/log/nginx/access.log main;

sendfile on;
#tcp_nopush on;

keepalive_timeout 65;

#gzip on;

server {
listen 80;
server_name www.shiyx.top;
return 301 https://www.shiyx.top$request_uri;
server_tokens off;
}
upstream app_servers {
server dockerwebapp:5000;
}
server {
listen 443 ssl http2;
ssl on;
server_name www.shiyx.top;
#$host该变量的值等于请求头中Host的值。如果Host无效时,那么就是处理该请求的server的名称。
#permanent: 永久性重定向。请求日志中的状态码为301
#nginx 对文档检测比较严格,所以if ( $host != 'www.csdn.com' ) 这些代码之间需要有空格隔开,不然会
#报错:unknown directive “if($host!=”
if ($host != 'www.shiyx.top' ){
rewrite ^/(.*)$ https://www.shiyx.top/$1 permanent;
}
ssl_certificate /etc/letsencrypt/live/shiyx.top/fullchain.pem;

ssl_certificate_key /etc/letsencrypt/live/shiyx.top/privkey.pem;

#禁止在header中出现服务器版本,防止黑客利用版本漏洞攻击
server_tokens off;
# 设置ssl/tls会话缓存的类型和大小。如果设置了这个参数一般是shared,buildin可能会参数内存碎片,默认是none,
#和off差不多,停用缓存。如shared:SSL:10m表示我>所有的nginx工作进程共享ssl会话缓存,
#网介绍说1M可以存放约4000个sessions。
ssl_session_cache shared:SSL:1m;

# 客户端可以重用会话缓存中ssl参数的过期时间,内网系统默认5分钟太短了,可以设成30m即30分钟甚至4h。
ssl_session_timeout 5m;

ssl_protocols SSLv3 TLSv1 TLSv1.1 TLSv1.2;

# 选择加密套件,不同的浏览器所支持的套件(和顺序)可能会不同。
# 这里指定的是OpenSSL库能够识别的写法,你可以通过 openssl -v cipher 'RC4:HIGH:!aNULL:!MD5'
#(后面是你所指定的套件加密算法) 来看所支持算法。
ssl_ciphers HIGH:!aNULL:!MD5;

# 设置协商加密算法时,优先使用我们服务端的加密套件,而不是客户端浏览器的加密套件。
ssl_prefer_server_ciphers on;

# 查看代理程序的ip
# sudo docker inspect --format '{{ .NetworkSettings.IPAddress }}' <container-ID>
location / {
proxy_pass http://app_servers;
proxy_set_header Upgrade $http_upgrade;
proxy_set_header Connection keep-alive;
proxy_set_header Host $http_host;
proxy_set_header X-Real-IP $remote_addr;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For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Host $server_name;
proxy_cache_bypass $http_upgrade;
}
location ~ /.well-known{
allow all;
}
}
}
0%